中新網山西新聞4月7日電 走進山西天鎮(zhèn)縣玉泉鎮(zhèn)上吾其村田野,只見一條條田間路縱橫交錯,路兩邊站立著一棟棟白色塑料大棚,排列有序,棚內勤勞的種植戶,有的在撒農家肥,有的開著拖拉機在耕翻棚地,有的在鋪設膜下塑料滴管……據一位正在整理大棚的村民說:“4月20日就要開始栽苗了。第一茬種的是青尖椒,種苗已經和供應商定好了,種苗一到,預計半個月內1萬棟大棚就能全部栽完!
上吾其村位于天鎮(zhèn)縣城西7公里處,國土面積13300畝,1026戶2569人。地勢平坦,地下水資源豐富,土地肥沃,日照充足,交通便利。近年來,該村充分利用地緣優(yōu)勢,自然資源優(yōu)勢,改變傳統(tǒng)種植模式,調整產業(yè)結構,發(fā)展設施農業(yè),廣種大棚蔬菜,促進增產增收。目前,全村發(fā)展大棚10120棟,大棚蔬菜已經成為村里支柱產業(yè),年產值達3億元,大棚真正撐起了農民的“小康夢”。
“過去,我們村也并不富裕,祖祖輩輩‘面朝黃土,背朝天’,以種植傳統(tǒng)農作物為主,品種單一,經濟效益不高。村民辛辛苦苦勞作一年,到頭來勉強養(yǎng)家糊口,家里如果有兩個上學的孩子,孩子學費就成了問題!贝謇锢蠒嫸≈久髡f。
2011年,該村抓住天鎮(zhèn)縣發(fā)展特色蔬菜種植作為加快農業(yè)綠色崛起,促進經濟發(fā)展,農民脫貧致富,建設京津綠色農產品,打造京津綠色農產品基地的舉措為契機。村黨支部一方面積極與縣有關部門對接,引進項目;另一方組織有能力的村民外出參加培訓學習,蓄勢聚能;其次分享政府有關貸款、貼息、補貼等扶持政策,村“兩委”干部“先行先試”,為村民“蹚路”。村黨支部書記帶頭建起了13棟大棚,“兩委”干部、黨員也積極引領示范,發(fā)展大棚60余棟。這一年,上吾其村共建起大棚100棟。
“起初,我對發(fā)展蔬菜大棚認識不足,靠天吃飯,家里一年到頭掙不了幾個錢,每年種地收入僅能維持生活而已。2015年,通過銀行貸款和親戚朋友籌借,建了25棟大棚種植太空椒,三年時間,不僅還清了欠款,還掙了20多萬元!币晃淮迕裾f。
正在鋪設膜下滴灌管的李增貴說;“種植蔬菜大棚就是好,現在澆大棚地使用的都是滴灌,水肥一體化,節(jié)水又省時,施肥又均勻;大棚由于有塑料膜覆蓋,保溫又保濕,比露地種植每年不僅能提前種植時間,產品錯峰上市,而且還能延長采摘時間,一年多采摘5—7茬,效益可觀。”
十多年來,上吾其村人民在黨的富民政策指引下,在鎮(zhèn)黨委鎮(zhèn)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村黨支部堅持緊抓機遇,乘勢而上,帶領村民依托資源稟賦,艱苦創(chuàng)業(yè)、攻堅克難,發(fā)展設施農業(yè),從最初的100棟,發(fā)展到現在的10120棟。今春,村民又建起大棚2000棟。村民都熟練地掌握了蔬菜大棚種植技術,大棚蔬菜成了該村的特色產業(yè),遠銷于全國各大城市,村民經濟收入也逐年提高,生活水平發(fā)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
上吾其村黨支部書記高順利高興地說:“設施蔬菜的種植為興村富民插上了‘金翅膀’,為鞏固脫貧成果與實現鄉(xiāng)村振興有效銜接蹚出了一條‘金光大道’,為村民增收找到了‘金鑰匙’,蔬菜大棚成了村民的‘搖錢樹’,全村人過上了‘小康生活’,現在,50%以上村民在城里買了樓房,85%以上的家庭都買上了小汽車,同時也帶動了附近村民就近就業(yè),每年為周邊提供了就業(yè)崗位7600多個,增收達1500多萬元。”(趙燕宏)